多方下场!赵露思撕碎成名的体面后,王晶又重拳出击!
发布日期:2025-08-17 21:37 点击次数:175
最近娱乐圈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,赵露思和王晶两边说法掐得厉害,活脱脱一场"罗生门"。 您要问我咋知道的? 前几天刷到个经纪公司内部人士的吐槽视频,评论区都炸锅了——合着明星和公司的关系,跟咱们打工人和老板的相处模式,竟有几分神似?
先说赵露思。 17岁的小姑娘签了银河酷娱,那会儿她啥也不懂,就知道闷头拍戏。 您瞅瞅她早期作品,《传闻中的陈芊芊》爆火那会儿,她正蹲在剧组吃盒饭呢,经纪人电话打过来第一句不是"丫头火了",是"下个月有三场商演,别耽误"。 《星汉灿烂》播得全网刷屏时,她在医院打点滴,公司派人送来的不是鲜花,是一沓新剧本——得,连生病的功夫都得赶工。
圈里老人都懂这套路:艺人爆红了,公司比谁都急着"合理利用资源"。 赵露思那几年有多拼? 薛之谦曾在节目里直咂嘴:"你们公司赚的钱,有一半是她拿命换的吧? "这话搁现在看,还真不是夸张。 她接的戏从古偶到现代剧,从综艺到广告,全年无休是常态。 有次她在采访里说"想休息两天",经纪人当场黑了脸:"你现在火成这样,休息一天损失的是八位数! "
可谁能想到,这么拼的姑娘,最后连该拿的钱都拿不全? 公司把她挣的钱,大把大把塞给新签的小艺人。 您说这操作离谱不?就跟咱公司年底发奖金,业绩第一的小张分三千,刚转正的小李分五千——就因为小李长得像当年的小张。 结果呢? 小李没捧起来,小张寒了心。 赵露思找公司理论,高管们倒打一耙:"年轻人别太贪心,能给你资源就不错了。 "
更绝的是王晶的回应。 这位港片导演在圈里摸爬滚打几十年,说话向来直球:"这事儿? 太常见了。 有些公司啊,把艺人当一次性碗筷用——用完了就扔,回头还得说'是你自己不珍惜'。 "您别说,他还真举了个例子:前几年有个小花,爆红期给公司赚了三个亿,结果解约时公司倒咬一口,说"培养你花了两个亿",最后小花净身出户,公司转头就签了个"小小花"。
说到这儿,想起个更扎心的案例。 2007年快乐男声冠军陈楚生,当年多风光? 天娱传媒捧着他上春晚、接代言,合同一签就是八年。 您猜怎么着? 第二年公司就变脸了,非让他推掉正火的音乐计划,去接白酒广告。楚生不愿意,公司直接停了他所有工作。 2009年他提出解约,天娱狮子大开口要2700万。 最后法院判他赔650万——这钱够他在深圳买套不错的房子了,就这么打了水漂。
现在再看赵露思的操作,突然就懂了。 她不是第一个掀桌的,但绝对是最刚的。 听说她解约时直接放话:"你们不让好好发展,我就不玩了。 "这话说得狠吗? 狠。可更狠的是她真有底气——这些年攒的观众缘、作品口碑,哪样不是拿命换的? 就像咱们打工人,平时被领导骂得狗血淋头,真要离职时说"我不伺候了",底气不就是那些加班到凌晨的日子、那些被否了无数次方案吗?
圈里还有个怪现象:公司一边喊着"艺人是家人",一边把"家人"当耗材用。 您瞅瞅乐华,王一博火了之后,资源全给他,其他艺人基本查无此人。 后来想复制"王一博模式",结果捧出来的新人连热搜都上不去。 这事儿跟咱上班有啥区别? 公司说"我们是大家庭",结果发年终奖时,老板的孩子留学钱有着落了,普通员工连双像样的年货都没有。
现在这事儿最让人唏嘘的是,赵露思掀的不只是自己的"体面桌子",还有整个行业的遮羞布。 您发现没? 这些年明星解约新闻越来越多,从杨幂到杨洋,从迪丽热巴到赵露思,每个案例都像在说同一句话:"当公司把艺人当韭菜割,总有一天会被反割。 "
说句掏心窝子的话,咱们打工人何尝不想"掀桌子"? 谁没在深夜改完第18版方案后,对着电脑叹气"这破班谁爱上谁上"? 谁没在领导抢功时,攥紧拳头想"老娘不干了"? 可最后大多数人还是忍了——房贷要还,孩子要养,父母要看病。 可赵露思不一样,她有名气、有作品、有底气。 这哪是明星耍脾气? 分明是给所有"不敢掀桌"的普通人提了个醒:你可以忍,但别忍到忘了自己有多珍贵。
现在就看这事儿最后怎么收场了。 要是赵露思能赢,说不定能给娱乐圈立个新规矩——艺人不是公司的"提线木偶",而是平等的合作方。 要是输了......那也没关系,至少她让更多人看清了:那些光鲜亮丽的明星背后,藏着多少打工人的辛酸和无奈。
最后想说,甭管是明星还是咱们普通人,"体面"从来不是别人给的,是自己挣的。 就像赵露思,她撕碎的不是什么"成名的体面",而是套在身上的"剥削枷锁"。 这事儿要是能让更多公司明白——对艺人好点,就是对自己好点,那才叫真正的"甜妹逆袭记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