辉达娱乐
辉达娱乐

热线电话:

大脑空白?官方媒体14字点评,揭露流量明星假面,冯远征观点精准

发布日期:2025-09-19 03:09    点击次数:185

又有个流量明星被官媒集体“点名批评”了,真是挺不好看的景象。

刘轩丞的粉丝们在车站外堵得挺厉害,工作人员用尽了嗓子喊话,可效果嘛,几乎没啥用。

人民网直言不讳地说:“公共安全不能成为流量的牺牲品。”

看看现在这个情况,流量明星的粉丝们真是越发肆无忌惮了。

不过,令人好奇的是,到底是谁在背后默许这些失控的举动呢?

拿生命安全开玩笑

粉丝去接车虽然不算稀奇,不过这次的情况确实有点过头了。

从照片里看,站台上几乎全是拿着手机乱叫嚷的人,场面挺热闹的。

要说这场面,跟其说是在接车,不如说更像是在劫车,感觉更贴切些。

这帮人站得密密麻麻,堵住车门,车里的家伙根本就没法跳下来。

影响列车正常行驶本来就不是个小事,尤其是差点酿成危险,情况更紧张。

为了抢先拍到刘轩丞的正脸,这些粉丝拼命地往前挤,简直是豁出命了。

不少人的手机都被挤掉摔碎了,嘿,还不止这个事儿呢,居然有人把别人给挤下了站台。

工作人员拼命大喊:“有人掉下去了!别挤!”可是,没人理会他的喊话。

幸好最后大家都爬上来了,没出现什么更严重的麻烦。

有人不明白,为什么这些粉丝能跑到车门口去,难道没人拦着吗?

要不就怪他们这么冲动,为了第一时间看到偶像,大家都是拿着票的“靠谱乘客”,挺拼的。

花了钱却不赶车,只是为了能挤进站台里面看看。

检票员也不可能一一问他们买票的原因,这么一来就被他们找到了漏洞。

其实,这样的事情在近几年也不是没有碰过几次。

今年四月份,有个女粉丝为了见到偶像,居然冲向了正在开动的车子。

还算好运,车速不快,她不过被甩到地上罢了。

7月份,浙江机场又有不少粉丝想要买票“伴飞”,结果因为造成很大麻烦,被机场拒绝登机。

7月里,杭州萧山机场也出现了粉丝硬闯防爆检测口的事,最后被行政拘留了。

当然啦,咱们完全能理解粉丝们对偶像的喜欢,这种感情咱们都能理解,也都是正常的情绪表达。

不过啊,追星这事儿,千万别超过理智的底线,不能变成对社会正常秩序的干扰。

公共场合可不是明星的舞台,用追星的理由搅乱秩序,那就别想被接受了,既不会也不该被容忍。

不过,那些疯狂的粉丝只是表面现象,真正搞事的人其实另有其人。

幕后的操盘手

每次遇到这种事情,总有人把责任归咎于“私生粉”。

他们大声喊着“抵制私生粉!私生粉不是真粉!”这些话。

追星嘛,本该是双方都付出的事情,不是拿爱当借口越界去打扰别人。

一下子把所有责任全都怪到私生粉头上,说跟其他人一点关系都没有,真是把责任全推给人家了。

这次堵车的事儿里,看得出来最后刘轩丞是“溜”了。

大家就说了,刘轩丞也是私生粉的受害者之一啊,私生行为别拿偶像来开玩笑。

跟其他家偶像比拼场面和气势的时候,迎接的全都是粉丝啦。

事情一出,他就一脚把人踢开,还骂他们是私生,觉得这份儿不太厚道。

而且,作为舆论焦点的明星,他根本不能算是清白无辜的。

他是在开封北站下的车,这站可不是个只有一个出站口的小地方。

可他粉丝们偏偏还能精准地找到他经过的出站口,这事儿就挺奇怪了。

其实也能说成是每个出站口都有人在守候,只不过他一出现在哪个站口,就把那儿搞得特别堵。

不过粉丝们都能准确找到他的车厢,像这事儿怎么说得通呢?

这事儿不免让人怀疑,是不是刘轩丞的行程早就被提前泄露了呢?

为了制造那种火遍全网的感觉,还有想多赚点流量,经纪公司“偶尔”把艺人的行程给泄露出去的事儿,倒也不少见。

其实,这其实是资本方常用的一种炒作套路。

要不怎么会有那么多粉丝那么厉害,总能精准地踩到偶像在哪儿。

简单说,这其实就是用大众情绪来做流量炒作的一种手段。

炒作的目的嘛,主要还是为了帮艺人提升曝光度,让大家对他更关注、更感兴趣。

负责策划的经纪公司能从中赚点好处,而被炒作的艺人也能分到一些。

既然已经捞到了好处,那么再说“我们家艺人是无辜的”啥的,可能就不太合适啦。

尽管这种玩法在圈里已经算是常规套路,可那可耻的本质还是掩盖不住。

更别说用路人的安全去换取明星的关注度,这种手段已经不能仅仅叫作“炒作”了。

公共区域一直都不是那些流量明星的私人舞台。

公共安全绝对不能成了给流量踩的“垫脚石”。

看来冯远征那句“要整顿资本对演员行业的影响”这话,价值还在不断提升。

难道真就没办法好好管控吗?

其实一直在管,就是没能抓住根本原因,效果也不怎么理想。

还是罚得太轻

每次出事,基本上都是粉丝的行为惹的祸。

因此,每次惩罚多半是针对粉丝个人,不会波及其他人。

许多粉丝都明白,只要自己不当那个惹事的那个,就没什么大问题。

因此,他们就抱着那种“法不责众”的想法,疯狂地在红线边上试探一番。

而且,从目前的案例来看,即使成为了领头的那一刻,也不过是受到警告或者被行政拘留罢了。

只要能跟偶像见个面,进去了呆几天再出来也许根本不算啥事儿。

这样一来,就算抓到再多的粉丝,也不过是治标不治本罢了。

经纪公司也是清楚这个道理,反正出了事,粉丝们会帮着扛着。

违反秩序的责任全都归粉丝们背,至于带来的人气和相关的收益,绝大部分的公司自己搬。

像这种稳赚不赔的买卖,一时半会儿真难找到不干的借口。

就算被网友骂得挺凶,只要赶紧露个“态度”出来,也就算过关了。

要嘛就说“深感抱歉”,要嘛就告诉大家“粉丝管理已经完善了”。

他们的公关话术已经是炉火纯青了,大家喜欢听啥,不喜欢听啥,企业都心里有数。

反正大家就是想要个交代,只要态度摆出来了,艺人的人设也就扛得住。

想要彻底遏制疯狂粉丝的行动,得从源头上动手,认真严惩才行。

比如央媒建议的,要是看到粉丝聚集的现象,马上找到背后的公司,把责任归到源头,严格处罚不能手软。

而且还得把明星和经纪公司涉及的法律责任搞清楚,必要的话,直接暂停他们的演出和代言安排。

处罚一旦做得狠,像经纪公司自己就会琢磨着怎么想办法说服粉丝,避免再搞出乱子。

结语

冯远征的呼吁也好,央媒的锐评也罢,都在提醒我们:

喜欢明星没问题,但不能失去底线,保持点温度就行。

流量能带来人气,但别越了界,得懂点底线。

大概只有把资本操控的链条剪断,才能守住公众安全的那条底线。

只要这样追星,追得再理智一些,偶像和粉丝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变得健康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