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政府停摆,四国靠拢中国,伊朗能源贸易新变局
发布日期:2025-10-10 02:50 点击次数:177
被问到“中美4:1格局怎么回事”,还真得先捋一捋这背后的瓜葛,不然单听个“4:1”,还以为是在打乒乓呢。
美方这段时间,内部乱成一锅粥,政府说停就停,一众官员比股民都慌。
但外头,世界各国忙着排兵布阵,一场有关新国际秩序的麻将正在悄悄开局——中国坐庄,剩下几个“大玩家”一看形势,纷纷靠了过去。
美国原本以为能当场面担当,没成想反倒成了被动一枚。
这事儿怎么看都带点悬疑色彩,细细一扒,处处都能挖出门道。
不过话说回来,如果你是特朗普,遇上国会预算案卡壳,每天还得担心白宫什么时候又来个新批判。
医保经费这头死不撒手,那头又要剪刀手把支出统统砍个精光。
两党对着干,谁都不想放水,结果美国政府说关门就关门,限时营业,谁碰上都得头大。
股市说跌就跌,比特币倒是也不客气,从10万刀溜溜滑到9.6万,全球投资圈都跟着蹦迪。
这一出,别说普通老百姓懵圈,华尔街小哥都得咬手指头。
等到特朗普想大裁员清理门户,联邦公园都关门了,护照更办不成。
谁还想着美国优越感?国内一团乱麻,外头一看机会都直呼666。
就在这个档口,世界舞台上悄悄流行起“4:1”布局。
四国把中国当C位,美国反倒变成了被动追赶的“刷分选手”。
伊朗、印度、俄罗斯、朝鲜,这几位名字一亮,个个都和中国眉来眼去,合纵连横,搞得原本“围堵中国”成了“美国自个堵自个”。
是不是有点讽刺?美国忙着搞制裁和战略威慑,人家反手跑去和中国做生意,拼外交,抢能源项目。
讲道理,这种事放在十年前,美国肯定要大声吆喝“世界警察来啦”,可如今你喊,谁搭理你?
都躺着看热闹。
先瞄准伊朗这盘棋。
伊朗石油出口本来就仰仗中国,2024年一天能出1.5百万桶,绝大多数都送往中国。
中国企业在伊朗投公路、港口、能源项目,活跃得跟地推团队似的。
等到2025年上半年,非油贸易额轴轴齐升——34亿刀,增幅都能让统计局小哥乐呵半天。
投资额度更是夸——协议补签后几年,300-400亿刀的资金流入,听着都让资本市场喧哗一阵。
外头制裁之声此起彼伏,英法德一趟接一趟地启动联合国旧制裁,结果安理会让中俄联手否掉拖延,制裁说来就来。
伊朗官员摆态度,核谈算啥?干脆加入上合、金砖这些圈子,让国际舞台多了几张有分量的新老面孔。
美国以为制裁能让伊朗就范,结果中国兜底能源线,俄罗斯大力支持贸易往来,伊朗经济稳住了下盘。
石油直接给中国打折,出口没受啥实质影响。
武器禁运那段,俄中压根不买账,伊朗铀项资金照样流,真是把美国的脸打肿不带疼。
这场景,怎么看都很戏剧——美国在中东耕耘多年,还能被“三顾茅庐”式架空。
伊朗这副“西方靠不住,咱有中国和俄罗斯”的姿态非常鲜明,石油和能源线对西方说byebye。
美墨做了半天,还不如人家一招实打实。
再说到印度,剧情比韩剧还曲折。
特朗普和巴基斯坦谈了80分钟,说是聊地区和平与贸易,结果巴基斯坦总理上台就吹爆“我们击落七架印度军机”,还不忘彩虹屁特朗普,呼吁对话、讲克什米尔。
印度代表怒了,说巴基斯坦这是在“秀下限”,国内媒体炸锅,街头群众直接开喷美国,调侃美方“是来耍猴的吗”。
莫迪政府也不傻,眼看美国靠不住,赶紧重启和中国边境谈判。
贸易明面上升温,印度口岸排长龙,中国机械设备一车车运过去。
美国想搞印太战略让印度和中国掐架,现在印度反倒踩刹车,开始步步为营,然后对着美国模棱两可。
巴基斯坦借着特朗普电话演讲做胆子,结果印巴摩擦加剧,美国夹在中间,调解角色越来越尴尬,简直成了“鸡肋代理”。
印度贸易政策也改风向——区域合作优先,和中国关税降到零,自己制药出口暴涨。
美国反手搞25%关税、100%医药关税,直接把印度往中国后花园推了一把。
说起来,这就是美国战略玩砸的真相——明明想控场,结果印度扭头找后门,南亚平衡大大倾斜。
俄罗斯那头,更是“说干就干”。
刚听说美国加大援乌力度,要送战斧导弹到位,俄罗斯外交部大楼灯火通明连夜磋商对策。
9月2号,普京和中国签了个西伯利亚能源管道协议,冻土上第一颗螺丝钉咬得紧紧的。
年供气50亿立方米,价格没谈拢,但进度按下加速键。
军演这边坦克列队成排,本币结算系统同时上线——把美元制裁拉到边角自己玩去。
2024年,俄罗斯对中国液化天然气出口涨了3.3%,2025年管道进口预期直接带动中国“能源篮子”更稳更多元。
美国想打断俄罗斯出口,结果全球买家就剩中国,谈判桌上,俄罗斯主动让步就是了。
能源、金融一揽子躲开美元制裁,俄中牵手牵得越来越紧。
美国给乌克兰导弹援助,本以为能吓退俄罗斯,没想到北线管道反手焊死,把美方直接“请出”能源圈。
中国这边尚有变数——2025年液化天然气进口小降,不过管道补量不成问题,全球能源新格局的底盘算是稳住了。
美国推不动出口,欧洲那边自个断了线,局面一片冷清。
最后来看朝鲜这张牌,操作花式多又扎心。
朝鲜先是通过瑞典给美国传话,说只要华盛顿放弃先无核化,啥都能聊,剩下的慢慢谈。
金正恩还顺便表示:对特朗普有点感激,以前关系也还行,就是老太太的心结总得解——美方愿意接受朝鲜有核就重新开门。
朝鲜摆明了牌:谈判可以,前提你别动不动挂“无核化”标签。
可美国这会儿内部预算乱糟糟,日韩外头抗议不断,东京、首尔官员担心盟友地位动摇,特朗普边忙停摆边顾不上半岛问题。
日韩不乐意,美国怕一动棋就把日韩弄丢了。
结果,朝鲜的橄榄枝送了没人接。
朝鲜也有自己的小九九。
9月25日崔善姬出访中国,27号专机落地北京,见了王毅、李强等中国高层。
金正恩的话一句句全传到:中国和朝鲜感情基底不变,无论世界怎么翻天覆地都在一起。
双方强调要搞战略沟通、合作保地区稳定,合力抵制外部压力。
中国外交部发话,说两国外长同意深化联系,加深战略对接。
崔善姬这趟北京之行已经是当月第二次,头一回也是磋商国际事务。
这些话表面客气,骨子里都是阵营表态,东北亚后院彻底扎稳。
朝鲜本来把球扔给特朗普,结果没人理,现在转脸递给中国,中国稳稳接住,气氛稳如老狗。
说白了,这一波操作下来,中美之间已经不是一盘棋那么简单。
美国的外交牌越出越歪,中国站着不动就把局面一点点搬回来。
“4:1”不是硬联盟,但能源贸易、军事外交、地缘政治各个环节都在朝中国倾斜。
美国想靠围堵逆转局势,结果四国倒戈,自己按下“关门键”,别说国际影响力滑坡,连家门口都闹得快失控。
特朗普与国会两党闹僵,财政问题一地鸡毛,远不止钱的事,更涉及到美国话语权的实质下滑。
各国外部观察者一边看热闹一边默默加注,要说谁在搅风搅雨,其实谁都心里有数。
美国还会不会翻盘?这就像“国足能不能进世界杯”,谁也不敢拍胸口。
毕竟世界局势是流动的,合纵联横不断变脸。
可至少现在来看,中国沉得住气,外头牌友都不约而同贴了过去,主动权慢慢偏向中国这头。
美国搞停摆、打制裁、搞联盟,各环节都撞南墙才回头。
你可以说,特朗普这肠子大概是悔青了——原本想当世界霸主,结果联盟都拆队,最后只能在停摆边缘跟国会玩“无星大逃杀”。
不得不说,这局里最鸡肋的还真是美国自己。
从内部治理到外部朋友圈,处处都在透支昔日优势。
中国这头稳稳扎实,四国各怀心思却都在实际行动上靠拢。
真相拎出来,其实一点不复杂:地缘政治的根本还是利益,谁能提供稳定、合作和机会,谁就能吸引队友。
围堵战略玩成了自我围困,国际话语权转移得悄无声息。
美国大招频出,最终尴尬收场。
想升华两句,留给所有看热闹的人:在国际关系的大舞台上,没有永远的队友,也没有绝对的敌人。
一时乱局,反倒暴露了底层逻辑:谁能够指引利益最大化、谁能服务真正的需求,就能带队入局。
短期焦虑只是表象,真正的格局还得看谁能分得清主次、把握节奏。
美国如果再不反思,可能会在停摆的教训中继续掉队。
而中国,只要稳住步伐,慢慢扩展,这个“4:1”格局将成为新常态。
你觉得下一个主动靠向中国的大玩家会是哪位?或者美国还有啥“神操作”能破局?来,咱们评论区猜猜。
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、客观性,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,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