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破茂打破三十年惯例,终战八十周年日本政府首次拒绝道歉声明
发布日期:2025-08-08 12:01 点击次数:149
石破茂打破三十年惯例,终战八十周年日本政府首次拒绝道歉声明
今年夏天的东京,比往年更闷热。老街巷子里挂着褪色的“终战纪念”横幅,却没了以往电视台里那种首相正襟危坐、念稿致歉的画面。石破茂,这位头发稀疏、总带点疲惫神情的新任首相,在8月15日这天选择了沉默。这一刻,三十年的惯例被他轻描淡写地打断。
说起来,这个惯例也不算太久远。1995年,村山富市在国会鞠了一躬,说出了“殖民统治与侵略”的字眼,日本媒体当时还为此争论了半个月。他们家乡大分县有句土话:“认错是男人的担当。”可惜后来再没人敢这么直白。
2005年,小泉纯一郎站在同一个讲台上,用词谨慎得像银行对账单,只肯承认“给亚洲人民带来痛苦”。2015年的安倍晋三则把话说得更绕,他那句“不让后代背负谢罪宿命”,让不少历史老师皱起眉头。有学者私下嘀咕:这是想盖棺定论吗?
到了2025年轮到石破茂,有人本以为他会重拾村山谈话里的诚意——毕竟他的父亲石破二朗曾是昭和末期有名的温和派官员,还主张过反思战争。但事与愿违。今年3月的一次内阁小会上,他已经透露出端倪,说或许可以用别的方法表达反省,不必拘泥于形式。当时旁边负责文案的小田切部长只低头记笔记,也没多问一句。
这一决定,并非临阵磨枪,而是在选举还未开锣前就拍板。有人揣测,是党内鹰派压力所致,也有人说其实是受安倍遗训影响——2015年底安倍私下对身边人讲,“以后这种表态能免则免”。自民党内部一直流传着这句话,就像某种隐形约束力一样悬在新任首相脑门上。
今年7月参议院选举,自民党失利,支持率跌至23%。保守派高鸟修一甚至公开表示:“我们已无需重复过去。”有意思的是,据NHK调查显示,其实52%的普通日本人希望政府继续发表道歉声明,尤其20-30岁的年轻群体,高达六成以上。他们并非要背祖辈黑锅,只是不想再被邻国误解罢了。一位大阪大学生接受采访时直言:“不谈历史,就是逃避。”
而国际间风声四起,中国外交部虽未点名,但环球时报社评措辞严厉;韩国中央日报评论称,这是东亚关系倒退的重要信号;朝鲜干脆放狠话,要加强预警应对能力。“邻居都看你脸色行事,你偏要关灯装睡。”这是上海弄堂老人常挂嘴边的话,如今倒成现实写照。
生活碎片里也能窥见些微妙变化。我家楼下的小林奶奶,每逢八月都会摆上一碗清酒祭奠她当兵去世的大哥,今年却只是默默擦拭照片,没有打开电视听演讲。“以前还能听他们口头赔个不是,现在连这个都没有啦。”她叹气,一如既往地用关西腔夹杂埋怨,却又无可奈何。
军事层面,日本动作频频。今年4月出台冲绳紧急撤离计划,要在6天内转移12万居民,以防万一台海局势突变。据《每日新闻》披露,这项方案其实去年底就已敲定,当地渔协主席佐藤先生悄悄告诉记者,“我们知道岛屿迟早要变军营,可谁也阻止不了。”
防卫预算升至GDP 2%,嘉手纳基地新部署F-15EX型战机,还有美制巡航导弹进驻南部诸岛。这些细节外界少有人知,但自卫队老兵聚会时偶尔会聊起:和平宪法第九条快撑不住咯,以后怕是真要叫‘国防军’了。有长崎老教师感慨,“孩子们课本上的南京事件,从30万人改成‘死伤多数’,731部队档案还是锁着柜子没人碰。”
俄外交部直接批评日本野心复苏,就连印度外务官员最近一次会议上,都罕见提及东北亚安全风险。这几年东盟国家越来越关注日方教科书内容调整,有越南朋友抱怨自己爷爷参加抗日游击队,如今教材只剩寥寥几行字记录那段血泪史。
而美国方面呢?硫磺岛纪念活动期间,美方代表盛赞美日士兵精神,对侵略历史却只字未提。一位曾参与太平洋战争研究项目的加州教授吐槽:“美国需要日本遏制中国,所以睁只眼闭只眼吧。”
回到东京,下班路过靖国神社,人流比去年多了一些。不远处小摊贩卖旧版教科书和徽章,一枚印着“大东亚共荣圈”的胸针售价翻番。隔壁小学刚换新版教材,新老师偷偷抱怨备课难度大增,因为很多章节删减模糊,她只能找资料补充细节,还担心学生问出敏感问题不好答复。“现在的小孩啊,对80年前发生什么根本没概念,”她摇摇头,“只能靠电影《南京照相馆》这样零星补漏。”
夜深路静的时候,总觉得这些琐碎拼凑起来才是真实时代切片。从村山富市的一鞠躬,到今天石破茂的不发声,道歉这件事似乎终于走到了尽头。而街角拉面店老板仍旧按每年习惯贴出红纸条,上书一句古怪俚语:“忘掉昨天容易,把明天熬过去难。”谁懂呢?
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,仅供学习交流,不构成定论或权威史实参考。
信源:《每日新闻》《光明网》《财联社》2025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