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财长绷不住了?公然给中方代表扣帽子,商务部太极推手怼得明明白白!
发布日期:2025-10-26 19:28 点击次数:192
哥们儿,最近这国际大舞台上,真是好戏连台,一出比一出离谱。美国那位财长,最近好像是真有点绷不住了,直接上演了一出“外交失仪”大戏,公开给我们的谈判代表扣帽子,结果被咱商务部一个太极推手,给怼得明明白白。这瓜保熟,咱今天就来盘一盘,看看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。
这事儿要从哪说起呢?就从美国财长贝森特那张“怨妇脸”说起吧。他对着媒体一顿输出,说我们的商务部副部长李成刚,是个“不循礼法、缺乏礼貌”的主儿,没收到请帖就擅闯华盛顿,还发表了什么“煽动性言辞”。听听这词儿,不知道的还以为咱家派了个古惑仔去谈判呢。
说真的,我听到这话第一反应是乐了。外交场合,讲究的是个有来有往,怎么到他嘴里就成了单方面碰瓷?我们商务部和外交部几乎是前后脚就出来回应了,一句话总结就是:“美方言辞严重曲解事实。”翻译一下就是:别演了,戏过了。
要知道,李成刚副部长八月底去美国,那是正儿八经的公务。双方老大通完电话,得有人去落实共识吧?聊的就是中美经贸关系、之前会谈没聊完的事,顺带就美国对我们造船业搞的那个“301调查”提出严正交涉。这行程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,怎么就成了“不请自来”?这操作,就好比你请人来家里做客,回头跟邻居抱怨说这人私闯民宅,多少有点不地道了。
这让我想起了个老梗,就前两年他们羞辱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那事儿。也是当着全世界的面,说人家不懂感恩,不穿正装就是失礼。后来泽连斯基再去,果然换上了西装革履,一口一个“谢谢”。美国可能是觉得这招好使,路径依赖了,想在中国身上也复制一遍。可惜啊,中国不是乌克兰,我们没义务陪着演这出名为“礼仪”实为“规训”的戏。你先不讲江湖道义,就别怪我用你的招式回敬你。
说到底,让这位财长大人破防的,根本不是什么“礼貌”问题,而是我们手里攥着的那张王牌——稀土。这才是让他坐立难安、口不择言的根源。就在不久前,我们商务部公告一出,直接把稀土开采、选矿、冶炼分离等一堆核心技术纳入了出口管制。
这一下,可算是精准打击了。美国那边立马就有人跳脚了,贝森特在电视节目里,把这事儿和“全球供应链安全”挂钩,甚至拐弯抹角地拿三十万中国留学生的签证说事儿。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:你们再卡我脖子,我就拿你们的孩子撒气。
这操作真是LOW穿地心了。把贸易问题和留学生捆绑,这不叫谈判,这叫讹诈。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圣诞老人,但也没想到有人能幼稚到这种地步。
我们来看看数据,就知道他为什么这么急。美国自家地质调查局的数据门儿清,他们在重稀土领域的进口依赖度高达97%。一架F-35战斗机,里面72%的钕铁硼磁体,都得靠我们加工的稀土材料。更别提一艘核潜艇,那得吞进去2000公斤的稀土。没有这些工业“维生素”,他那些高精尖的玩意儿,就是一堆废铁。
我们的技术优势更是让他们绝望。包头稀土研究院搞出来的“串级萃取”技术,能把稀土纯度干到99.999%。美国最牛的技术,撑死也就99.5%。这零点几个点的差距,放在导弹制导上,可能就是打中目标和打中邻居家的区别。美国也不是没想过自己干,砸了上千亿美金扶持本土产业,结果呢?加州那个矿,因为环保和技术问题,扩产计划直接推迟到了2027年。远水解不了近渴。
所以啊,贝森特的种种“失态”,不过是黔驴技穷后的气急败坏。他指责我们的代表是“鹰派”,说我们的谈判政策“咄咄逼人”。这话听着真讽刺,到底是谁天天挥舞关税大棒,又是谁动不动就拿别人的核心利益当筹码?他这番操作,无非是想通过舆论施压,逼我们换个“软柿子”上去谈。
可惜,他们打错了算盘。我们对稀土进行出口管制,是依法依规,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保护我们自己脆弱的生态环境。挖1吨稀土,得剥离200吨表土,产生1000吨尾矿,这背后是真金白银的环境治理成本。我们不是不卖,而是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敞开了卖、当白菜卖。只要你手续合规、用途正当,我们照样批准。
所以你看,这场交锋的本质,根本不是什么外交礼仪之争,而是实打实的产业链主导权之战。当手里的牌越来越少,就开始凭空捏造对方的“罪名”,试图在舆论场上找回点面子。但这种“泼脏水”的把戏,除了暴露自身的焦虑和无能,啥用也没有。想让别人尊重你,首先你得学会怎么当一个平等的对手,而不是总想着当那个发号施令的“老师”。时代变了,朋友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