辉达娱乐
辉达娱乐

热线电话:

悬崖边谈判落定:李在明3500亿投资换关税下调,韩国终松一口气

发布日期:2025-11-21 06:26    点击次数:77

10月29日,一场牵动全球汽车产业链神经的马拉松式谈判终于画上了句号。特朗普与到访的李在明在双边会谈后,正式就价值3500亿美元的投资方案和关税问题达成协议。消息一出,韩国悬着的心,总算可以放下一半了。

根据韩国媒体的报道,华盛顿方面已经松口,同意将韩国输美汽车及相关零件的关税,从之前令人窒息的25%下调至15%。这个消息如同强心剂,瞬间引爆了资本市场,现代与起亚的股价在夜间交易时段应声大涨。

悬崖边的谈判

这场谈判的艰险,远超外界想象。美韩之间本有自由贸易协定,但特朗普上台后大笔一挥,直接将韩国列入了25%“对等关税”的名单,这无异于撕毁了过去的默契。更要命的是,当时韩国政坛动荡,根本无力应对,谈判一度停滞。

直到李在明上台,事情才有了转机。眼看日本通过“投资换低关税”的模式尝到了甜头,韩国也只能有样学样,硬着头皮抛出了3500亿美元的投资大单。然而,特朗普的胃口显然更大,他要求这笔巨款必须是现金,而且要提前支付,怎么用、投哪里,都得他说了算。

这简直是要了韩国的命。3500亿美元,相当于韩国外汇储备的八成。有分析师早就警告,如此巨额的美元在短期内流出,韩元将面临剧烈贬值,稍有不慎,1997年那场席卷亚洲的金融危机就可能在韩国重演。因此,韩国在这个问题上寸步不让,谈判随即陷入僵局。

李在明的“双线操作”

就在美韩关系紧张之际,另一边的中韩关系也起了波澜。此前,韩国的造船巨头韩华海洋,其在美国的子公司竟然协助美方对中国的海事、物流和造船业搞起了301调查。

中方的反制来得又快又准。中国商务部直接将韩华海洋的5家子公司列入了反制清单,理由是这些企业参与了对中国关键领域的技术限制。这几家子公司年营收里有近两成来自中国市场,被拉黑后,不仅项目投标无门,连原材料进口都成了问题。消息一出,韩华海洋股价当天暴跌7.2%。

这让李在明政府如坐针毡。他很清楚,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,今年韩国近四分之一的出口都依赖中国市场。他在接受CNN采访时坦言,虽然意识形态不同,但“不能把中国拒之门外”。这句话背后,是韩国经济对中国市场的深度依赖,尤其是在半导体和汽车零件这些命脉产业上。

3500亿怎么花?

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和中国的精准反制,李在明必须走钢丝。他一方面希望借着在韩国举办的APEC峰会缓和与中国的关系,另一方面则盼着能与特朗普在峰会上敲定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。

最终的突破口,就在于那3500亿美元的支付方式。10月29日的会晤成果显示,双方都做出了妥协。这笔天价投资被一分为二:2000亿美元以现金形式投资,但改为10年分期支付,每年200亿。这一下,韩国外汇市场面临的冲击被降到了最低。

剩下的1500亿美元,则被巧妙地分配到了一个新名目下——协助美国的造船厂计划,也就是两国吹捧的“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”计划。这个方案既给了特朗普面子,也让韩国的资金压力大大缓解。韩国总统府高官金容范也出面确认,分期投资将是未来所有对美投资的主要形式。

结语

随着关税大棒的落下,韩国汽车业终于能和日本对手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了。现代汽车集团高层更是高举双手欢迎,心中数月来的焦虑一扫而空。除了汽车,韩国的半导体、医药产品等行业的输美关税也将下调。

可以说,李在明这次的“双线操作”玩得相当漂亮。他既没有在美国的压力下彻底屈服,导致本国经济面临崩溃风险,也及时向中国释放了缓和信号,试图修复受损的经贸关系。在大国博弈的夹缝中,韩国的选择从来不是“选边站”,而是如何既不得罪美国,又不失去中国,这或许就是小国生存的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