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放类与特定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有哪些区别?对企业注册地址有要求吗?材料分享
发布日期:2025-11-24 16:47 点击次数:82
根据《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》及民航局政策,开放类与特定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在运行风险、适用场景、监管要求及申请流程上存在显著差异。以下是具体对比:
核心区别对比
维度 开放类 特定类
运行风险 低风险(视距内飞行、适飞空域、非人口密集区) 中高风险(管制空域、人口密集区、复杂环境)
适用场景 农业植保、测绘、巡检、航拍等基础作业 城市物流、电力巡检、应急救援、夜间作业等高要求任务
监管要求 需实名登记、基础资质(如培训证书) 需制定风险缓解措施、安全管理制度、应急预案,并通过专项评估
审核周期 3-7个工作日(系统自动审核) 45-60个工作日(人工审核+现场核查)
申请难度 较低 较高
对企业注册地址的要求
开放类:需提供固定办公场所证明,部分业务要求场地面积≥50平方米。
特定类:未明确要求注册地址面积,但需提供场地证明以支持复杂作业场景的运营需求。
材料差异
共同材料
企业资质:营业执照副本、法人身份证复印件、企业合规声明。
设备证明:无人机实名登记证明、适航检测报告(7公斤以上机型)。
人员资质:驾驶员CAAC执照及劳动合同。
运营文件:安全运营手册、第三者责任险保单(开放类保额≥50万元,特定类≥500万元)。
特定类额外材料
风险评估报告(需民航局认可机构出具)。
空域审批文件(涉及管制空域飞行时)。
高级设备证明(如远程ID、ADS-B等)。
申请建议
开放类:适合低风险场景,材料简单,审核快,建议优先选择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