辉达娱乐
辉达娱乐

热线电话:

罢工启动!加航停飞全部航班

发布日期:2025-08-23 17:42    点击次数:125

“昨天还在朋友圈晒登机牌,今早醒来行李原地打转,加拿大航空直接罢工,打工人假期原地蒸发。”

凌晨一点,手机里弹出一条推送:罢工正式开始。我当时还在给娃收拾小行李箱,想着明早去哈利法克斯看鲸鱼。结果消息一来,鲸鱼没了,酒店钱也悬了。跟我一样懵的,还有十三万旅客,全都卡在加拿大境内外的各个角落。

CUPE工会说谈崩就谈崩,谈得拢的是空乘要的“地面工资”。简单说,飞机没离地之前那几个小时,空姐空少也得算工时加钱,但加航不肯痛快给。两边拉扯大半年,一纸协议没签成,十点几万员工直接撂挑子。罢工令刚生效,加航反手就是一个lockout,把门一关:不飞就不飞,谁都别想好。

最惨的是机场。多伦多皮尔逊一号航站楼外,长枪短炮还不够用,几百号人举着标语来回晃,喇叭声、哨子声、小孩哭声混成一锅粥。警察、机场保安、志愿者全出动,指挥交通的嗓门比扩音器还大。要赶其他航司的旅客,拖着箱子在人群里钻,像在逛夜市,只不过卖的是焦虑和退票链接。

眼瞅着场面失控,联邦政府凌晨加班。就业部长哈伊杜掏出《加拿大劳工法》第107条,一纸仲裁书隔空喊话:别闹了,复工。可一万名空乘还在气头上,飞机真飞不飞,得看他们心情。航班系统里一片红色,加航官网和App干脆挂出“所有航线暂停”,点进去只剩退款按钮亮着。

退款?听着简单,操作起来像打怪升级。艾米丽·拉莫斯一家四口原计划飞大西洋省,酒店不可退,机票一取消直接损失几千刀,想改签到别家航司,票价瞬间飙到一倍。她打了两小时客服电话,听的全是忙音,最后连人工选项都没了。旁边还有从捷克回来的老哥,收到航班取消短信后,发现48小时内出不了关,机场躺椅成了临时民宿。

华人圈里也是哀嚎一片。小红书上刷屏的帖子,有人带爸妈回国,刚落地温哥华就被卡死;有人给娃报夏令营,机票酒店全锁死;还有人算损失:签证作废、租车白租、年假白白蒸发。最心酸的是,一些老人不懂英文,在机场被志愿者带着走流程,手抖着填表格,嘴里只会说一句“Air Canada no more”。

加航这次把底牌亮得很绝:全部航线停摆,连自家的廉价品牌胭脂航空一起熄火。官网上那句“除非已确认其他航司行程,请勿前往机场”说得客气,翻译过来就是:别来添乱。每天13万名乘客,包括2.5万海外加拿大人,全被甩进候补名单。留学生想回国,探亲的想见孙,商务出差的要开会,通通原地待机。

有人把锅甩给工会,说贪得无厌;有人骂加航冷血,利润报表年年飘红,却连空乘的基本补贴都抠。要我说,两边都不是省油的灯。工会要的是“地面工资”从每小时一块钱涨到三块,听起来不多,可一年算下来就是好几亿;加航死活不肯松口,怕开了先例,飞行员、机务、地勤都要跟进。归根结底,算盘珠子崩到乘客脸上。

社交媒体上吵翻了。#AirCanadaStrike话题两小时冲上百万浏览,前排高赞评论清一色“再也不坐”,后边有人补刀:“不坐加航还能坐谁?加拿大国内航线就这几家,垄断得明明白白。”也有冷静党贴出数据:加航上一次罢工是2011年,那次停摆三天,最后政府出面强制复工,工资涨幅比工会最初喊价腰斩一半。有人预测,这回大概率重演,时间不会超过一周,不然票仓全跑西捷去了。

可时间对旅客来说,是按小时算命的。一位网友晒出机场里铺睡袋的照片,配文:“加航把我变成了机场难民。”另一段视频里,小女孩戴着卡通眼罩,靠在行李箱上睡,妈妈在一旁默默抹泪。画面一出,评论区瞬间破防,说这比任何新闻都扎心。

航班取消潮还在扩散。蒙特利尔、卡尔加里、哈利法克斯、温尼伯、渥太华,每个机场门口都出现蓝色工会T恤。温哥华列治文的华人阿姨拉着横幅,用广东话喊“争返个公道”,引来路人拍视频点赞。社交媒体时代,罢工不再只是谈判桌的事,更像一场全民直播,每个人都在弹幕里出主意:有人建议坐美联航转机西雅图,有人说干脆开车去美国再飞,还有人直接改签冰岛航空绕地球一圈回国。

专家出来补刀,说乘客权益其实有法律兜底:航班因公司原因取消,必须安排改签或全额退款,食宿另算。但真到执行层面,客服电话瘫痪、网站卡顿、人工窗口排长队,流程走完起码三天,假期直接报销。律师提醒:别急着点退款,先截图保存航班取消短信,再截票价涨幅,后面索赔用得上。可大多数人没那份耐心,只想先回家。

政府仲裁书发得飞快,空乘回不回却没人敢打包票。CUPE在声明里放狠话:不接受仲裁就继续耗。加航立马回怼:仲裁结果一出,无论输赢都执行。像极了情侣吵架,家长发话:别吵了,听我的。但情侣可以分手,一万名空乘和加航还得每天见面,尴尬写在脸上。

朋友圈里最经典的段子是:加航罢工,唯一开心的可能是多伦多市中心的酒店,空房里瞬间满房,房价翻三倍还有人抢。底下有人留言:“别骂资本家了,酒店老板才是最大赢家。”一句话把愤怒转成苦笑,笑完继续刷航班动态。

中午十二点,机场广播循环播放:加航所有航班取消,请乘客勿前往机场。广播声一出,候机厅里有人当场开骂,有人直接开直播。屏幕另一端,十几万网友在线围观,弹幕飞过:“多伦多机场大型真人秀”“比网飞还刺激”。流量拉满,乘客崩溃。

有人问,接下来怎么办?工会说等谈判,加航说等仲裁,乘客说等奇迹。社交媒体上已经出现拼车群、换票群、互助群,有人高价求购西捷余票,有人愿意分租车位一路开到美国。普通人被逼出新技能:退票攻略、改签路线、行李直挂技巧,全在群里实时共享。

离罢工开始才12小时,朋友圈已经有人晒出成功改签到西捷的截图,配文“逃离加航成功”。底下一堆人求链接求攻略,信息量爆炸到极致。也有人悲观预测:西捷就那点运力,全加拿大航空枢纽一夜瘫痪,别家航司也接不住,最后所有人都得乖乖等加航复工。

最魔幻的是,加航App还能正常办理值机。网友Anat在动态里贴图:“航班已经取消,App却让我选座位,这是平行世界?”客服电话打不通,系统bug没人修,用户体验碎成渣,仿佛整个公司一起罢工。

截至我写这行字,仲裁结果还没出炉,空乘没返岗,机场人没散。朋友圈哀嚎一片,小红书攻略刷屏,微博热搜挂了整整一天。有人开始囤泡面准备机场持久战,有人决定直接取消旅行回家躺平。罢工像一块石头砸进湖面,涟漪一圈圈扩散,谁都没法独善其身。

加航罢工第一天,全球旅客一起上了一课:别把假期押在一家航司身上,否则石头砸的就是自己。接下来会发生什么?复工、赔偿、还是漫长的拉锯?没人能打包票。唯一能确定的是,下次订机票前,很多人会点开地图,看看有没有备选路线。
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