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卫队替高市撑腰,对中国“亮刀”:航母亮相、强化海峡闪击能力
发布日期:2025-11-24 16:50 点击次数:165
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期在国会公然发表涉台挑衅言论,暗示可能武力介入台海局势,即便中方多部门连续严正警告,仍拒不撤回相关言论。就在这一敏感节点,日本统合幕僚监部发布了令和 7 年度统合演习宣传片,出动约 5.8 万人和 300 架飞机炫耀武力,明眼人都能看出,这是在给高市早苗的激进言论站台撑腰。而就在宣传片发布前几天,中国 055 型导弹驱逐舰鞍山舰带队的舰艇编队刚穿越大隅海峡进入太平洋,创下年度穿峡最高纪录,这一行动被外界解读为对日本涉台言行的直接回应。
日本自卫队选在这个时候放宣传片,巧得让人没法忽略。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已经引发国际舆论质疑,违背一个中国原则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,中方明确警告 “玩火者必自焚”,日方在外交上陷入被动。此时抛出军事演练画面,就是想把政治表态和军事动作绑在一起,制造 “政府敢说、军队能扛” 的假象。这种操作更像一场精心设计的政治秀,宣传片里的训练画面虽是真实的,但发布时机完全服务于政治需求,把年度常规演习硬塞进对华紧张的节点里,很难用巧合来解释。日本向来擅长这种套路,每逢缺乏底气的时候,就靠演练视频、装备展示来撑场面,表面上主动出击,实则是心虚的表现。
宣传片里最吸睛的当属 “出云” 号,这艘原本的护卫舰经过航母化改造,已经能起降今年 8 月首次部署的 F-35B 隐形战斗机。日本防卫省为改造 “出云” 级舰艇,专门涂装了耐受战机发动机高温的涂料,还修改了舰艏形状,就是想让它具备真正的航母功能。但即便如此,“出云” 号离真正的航母还有很大差距,计划部署的 42 架 F-35B 尚未全部到位,远程支援能力和舰载机数量都严重不足。
日本之所以把它放在宣传片 C 位,无非是想对外释放信号,证明自己不再满足于 “自卫性质” 的海上力量,要向完整海上打击体系靠拢。可对比中国海军,055 大驱具备远程打击能力,航母编队已成规模,全链条反舰体系日趋完善,“出云” 号的展示更多只是政治象征,军事上的实际威慑力十分有限。
宣传片中另一处值得警惕的内容,是 “鱼鹰” 运输机执行跨海投送特种人员的科目。这种训练针对性极强,就是为短距突击、快速插入做准备,说白了就是练习在岛链附近实施小规模闪击行动。此前美日 “利剑” 军演中,就曾用 “鱼鹰” 在西南诸岛开展人员疏散训练,日方官员直言这种训练在 “台湾有事” 时能派上用场。但 “鱼鹰” 的短板十分明显,数量有限、载荷不大,对空防御能力更是薄弱。
中国早已建成完整的 “反介入 / 区域拒止” 体系,整合了预警探测、海空火力链和岸基覆盖等多重能力,美军都承认在距离中国海岸线 1000 英里内会失去军事优势,日本想靠 “鱼鹰” 投送突破这一体系,存活概率极低。把这种高风险、低实效的科目放进宣传片,本质还是想强调 “日本有准备”,但在真实对抗环境中,这类行动可能连起飞都难以实现。
日本近年在军事上动作频频,又是修改宪法第九条讨论、又是计划引进核潜艇、还打算把自卫队 “军衔” 改回 “大佐”,处处透着危险的军国主义苗头。但光鲜的表面下藏着不少隐患,自卫队装备老化严重,更新周期漫长,不少老式装备仍在超期服役。同时训练时间被压缩,人员流动频繁,基层士气问题时常被提及。即便如此,日本高层仍执着于把自卫队包装成 “地区关键力量”,靠宣传片、联合军演来刷存在感。这种 “包装式展示” 越多,越能暴露其底气不足。
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本就缺乏现实基础,中方的反制迅速且有力,日本拿不出实质筹码,只能让自卫队出来撑场面。可军事力量的差距摆在这里,中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坚定不移,日方想靠一场军事宣传片就改变局势,显然是打错了算盘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