辉达娱乐
辉达娱乐

热线电话:

韩国游客在巴厘岛假装游客,因中文口音被识破,店员询问她们来自哪里,她们答称来自中国

发布日期:2025-11-20 23:09    点击次数:187

他们到底图个啥,在国内一个个义愤填膺,一出国门就抢着当“中国人”?

这事儿得从泰国芭堤雅说起。去年7月,一家餐厅里突然噼里啪啦,玻璃杯碎了一地。四个光着膀子的游客打得不可开交,那叫一个激烈。警察赶到现场,这几位立马戏精附体,扯着嗓子喊:“我是中国人!We are Chinese!”

泰国一些自媒体闻风而动,立马发了个“中国游客内讧,大闹芭堤雅”的快讯,流量瞬间就爆了。可谁能想到,这出戏的反转来得比翻书还快。泰国警方也不是吃素的,直接给这几位做了个DNA检测,还把护照信息一亮。好家伙,全员韩国籍!

视频证据更是铁证如山,打斗过程中,一句清晰的韩语脏话“西八”飘了出来,这下彻底没法狡辩了。原来是几个人喝多了,自己人跟自己人干起来,眼看要被追责,脑子一转,想出了这么个“甩锅”给中国人的馊主意。

你以为这就完了?太天真了。这种跨国“碰瓷”简直就是连续剧,而且剧本都差不多。

时间往前倒腾一下,2017年的菲律宾,那事儿更绝。菲律宾警察在帕拉纳克市捣毁了一个绑架团伙,抓了四个嫌疑人。这伙人专绑自己同胞,然后勒索赎金。警察破门而入的时候,这几位也是一脸无辜,结结巴巴地跟警察说自己是中国人,想搅乱调查。

警察也是见多识广,一看这几位的长相,再让他们说两句中文试试,结果一个个都傻眼了。最后护照一掏,韩国籍,没跑了。想靠着“中国人”的身份脱罪?门儿都没有。

镜头再切到巴基斯坦。大家都知道中巴友谊深厚,当地人对中国游客那叫一个热情。结果呢,有些韩国游客就钻了这个空子。在一家餐厅里,几个人吃饱喝足,抹抹嘴就想走。老板拦住要钱,他们理直气壮地来了一句:“你知道我们是中国人吗?”言下之意,我们是你们的铁哥们,这顿饭就免了吧。

老板阿布巴铁也是个明白人,他后来说,真中国人反而特别坚持要付钱,非常尊重别人的劳动。反倒是那些刻意强调自己是中国人的,他心里就得打个问号了。据说,他识破这些冒牌货,靠的是一种直觉——“中国人特有的微笑”,那种真诚和客气,是装不出来的。

这些五花八门的“模仿秀”看下来,你会发现一个规律:他们总想把“中国人”这个身份当成万能的护身符,要么用来规避责任,要么用来占点小便宜。但戏演得再好,也总有穿帮的时候。

最搞笑的,还得是巴厘岛那件事。几个韩国姑娘在一家小店里晃悠,全程可能都在模仿中国游客的言行举止。店员看她们是“中国面孔”,就特热情地递过去一张中文优惠券,想给她们省点钱。

那张纸条上清清楚楚地印着汉字:“发XX书可省十万印尼盾”。这下可好,几位“中国游客”当场石化了。她们盯着那几个熟悉的方块字,大眼瞪小眼,愣是看不懂规则。那场面,简直就是大型社死现场。最终,她们在一片尴尬中落荒而逃。一张小小的优惠券,瞬间成了“国籍鉴定器”,把她们的伪装撕得粉碎。

这就引出了那个最核心的问题:他们为啥这么执着于冒充中国人?这背后是一种极其矛盾和扭曲的心理。

一方面,这纯粹是功利主义在作祟。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,在很多国家,“中国人”这个身份确实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。就像在巴基-斯坦,中巴经济走廊让当地人对中国人充满好感,冒充一下就能蹭到这份友谊的红利,何乐而不为?

但另一方面,这背后又藏着一种深深的文化自卑。韩国延世大学有教授分析过,历史上作为中国藩属国的记忆,让部分韩国人在面对中国重新崛起时,心态特别复杂。他们既想摆脱历史的包袱,证明自己,又在现实利益面前,忍不住想去“借光”,这种拧巴的心态,直接导致了行为上的分裂。

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,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等机构的调查,韩国国内对华的负面情绪相当高,有些调查数据甚至显示反感度能达到百分之八九十。这就形成了一种极其讽刺的“精神分裂”:前脚还在首尔的街头,举着美国国旗高喊“中国人滚出去”,后脚到了国外的餐厅打架,就立马自称是中国人。

这种“国内反华,国外装华”的双标行为,简直让人叹为观止。

当然,这场闹剧里,媒体也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。芭堤雅斗殴事件一出,韩国的《每日经济》立马跳出来,抢先报道“中国人伪装成韩国人,企图抹黑韩国形象”,瞬间点燃了韩国网民的怒火,对中国的口诛笔伐铺天盖地。

结果呢?等泰国警方公布了DNA和护照证据,这些韩媒悄无声息地就把稿子删了,连个道歉都没有,好像这事儿从没发生过一样。这种“先造谣后隐身”的操作,简直就是为了流量不择手段。真相在他们眼里,根本不重要。

而这场全球“模仿秀”的代价,最终却要无辜的人来承担。芭堤雅事件后,有泰国酒店开始要求中国游客入住时必须签署一份“文明承诺书”。日本青森的雪景被人涂鸦,日媒不分青红皂白就集体声讨中国游客,结果查出来是缅甸人干的。

最让人无奈的是巴基斯坦那位店主阿布巴铁的话:“现在看到刻意强调自己是中国人的,我反而先怀疑是不是韩国人。”你看,这就是“狼来了”的后果。真正中国游客的形象,就这么被那些冒牌货给败坏了。

甚至连网红圈也不能幸免。韩国知名吃播网红Tzuyang在台湾拍视频,出租车司机误以为她是中国大陆来的,跟她聊起了两岸关系。Tzuyang和她的团队全程没有纠正,还把这段充满争议的内容原封不动地播了出来。视频一发,立马在网上炸了锅,很多人批评她为了节目效果,默认自己是中国人,这种利用身份模糊性来博取流量的行为,同样是一种不负责任。

国籍不是一件可以随时穿脱的戏服,当你在扮演别人时,最先丢失的,恰恰是你自己。